【编者按】
2023年8月19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医师节。
(资料图片)
决定学医,意味着什么?
一份看似光鲜的工作?一条漫长艰辛的道路?
近年来,高考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医学类专业都是热门之选,录取分数也“水涨船高”。
无数青灯苦读的日夜,总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劲。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澎湃新闻推出特别报道“为何学医”,回望来时路,你找到答案了吗?
白浪 海报设计
对于准“00后”医学生赵灵逸来说,每一天都忙碌而充实。辅助门诊、查房、写病史、临床研究、基础实验……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1999年出生的她,2017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英文班,大四开始临床实习。2022年完成本科学习后,她步入“直博”阶段,如今正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攻读眼科。
谈及学医理由,赵灵逸表示,从小忙于工作的医生父亲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自己的职业选择,而“喜欢照顾人”让她义无反顾地报名医学。
都说“学医苦”“学医累”,赵灵逸坦言,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艰辛,出现过迷茫,“如果不是真正喜欢医学,我想很难一路坚持下去。”
但她没有后悔过,“学医很苦,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是实实在在的,能帮助到他人也很有成就感。”
赵灵逸正在“直博”阶段,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实习。本文图片均为 受访者供图
学医理由:照顾别人会带来获得感和幸福感
谈及当初学医的理由,赵灵逸觉得“或许受到了父亲的影响”。
“我父亲是一名普外科医生,小时候我只知道爸爸工作很忙,很少见到他,尽管和爸爸的交流不多,但潜移默化中还是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赵灵逸记得,爸爸不太参加家庭聚餐,自己的假期常常是妈妈陪同,印象中难得有一次全家外出参加亲友婚礼,爸爸接到了一通电话,紧急在夜里赶回医院做手术。
尽管如此,赵灵逸从小就对助人有一种执着。
“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去照顾别人,班上有同学生病了,我都会冲在最前面照顾,所以大学选择专业时我第一、二志愿都选了医学。”赵灵逸坦言,照顾别人会让自己的内心收获很多满足感和幸福感。爸爸很支持她的选择,妈妈有些不愿意,身为家属,她深知这条路走下去并不容易。
赵灵逸遵从了自己的内心,医学生生涯长达10年,5年本科,再加5年硕博连读。刚进入大学本科学习期间,她就感受到了学医之艰辛,仿佛有看不完的书,只要空下来一定是在学习,不是看医学书,就是看别的专业相关书籍,白天排满了课程,而晚上则是复习时间,“由于内容太多、有些内容没法一下子理解,并且系统与学科之间都相互联系、逐步深入,所以当天的课程内容必须及时巩固。”
做科研也是医学生学习阶段的一项重点。在本科期间,赵灵逸也经历了晚上、周末及假期全都泡在实验室的生活,“早上8点的课开始之前,我的同学们就会在实验室先忙一阵,晚上住在实验室的也有不少,和朋友约饭成了奢侈,时间显得特别珍贵。”
放在赵灵逸书架上的医学书。
临床实习:感受到“医学不是万能的”
本科第四、第五年,赵灵逸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所有临床医学的学生在医院不同科室进行轮转学习,内、外、妇、儿,还有急诊、精神科、全科等等,不仅是一场场的出科考试(备注:在一个科室实习完到轮转下一科室之前的考核),更亲历了临床的真实日常,体悟了医生身份的方方面面。
实习期间,除了白天跟着医生老师看门诊、跟手术,或处理病房的各种事情,赵灵逸下班之后还会忙科研任务,值班对身体素质也是很大的考验。
但对于自己的选择,赵灵逸没有后悔过,“学医尽管很苦,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是实实在在的,能帮助到他人很有成就感。”
在实习过程中,赵灵逸也有了更多与患者交流的机会。
“患者对于医生的信任,超过了我自己原本的认知。”她回想起自己在本科实习阶段,有一名患者在门诊问她“医生,我吃大蒜很难受,浑身上下不舒服,怎么办?”她起初是愣了一下,随后问了句“你吃其他的食物有不舒服吗?如果吃大蒜不舒服,那就别吃了。”
没想到,眼前的患者因为这一句简单的回答,用极度真诚的语气反复说“医生啊!你说得太对了!真是太感谢了!”。
“每个人都会说这种话,但有些患者真是给予了我们极大的信任与依赖,这种信任让我们更有动力,也赋予了医生这份职业更多的使命感。”赵灵逸说。
这种信任感也在周围同学亲友身上得到了体现。尽管还是一名医学生,不具备行医资质,但同学亲友们都很相信赵灵逸,喜欢向她咨询各类疾病相关问题。大家的问题,也促使她去学习更多,填补自己的医学“盲区”。
实习期间,生离死别的场景时常触动着赵灵逸。
在急诊实习期间,120救护车紧急送来一位昏迷的老人,赵灵逸和其他医生一起抢救,给药的同时轮流做心肺复苏(CPR),做5分钟CPR就能全身湿透,而他们按压了近半小时。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家属在一旁哭红了脸,不断地哀求“帮忙救一下吧、救一下吧……”最终,没有等来奇迹。
还有很多类似的经历,带给赵灵逸深刻的“无力感”,她意识到“医学不是万能的”,“医学本身就不是一个完美的学科,医生只能是给患者力所能及的最大帮助,由于学科都处于发展阶段,个体之间必然会存在差异,不同情形之下也会有很多影响因素等,结果的好坏谁都无法预测。”
入学时,医学生们常常会听到一句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赵灵逸在实习阶段才有了真切的理解。
她更加坚定地认为,减轻痛苦、延长生命,让每一个患者快乐、有尊严地活着,是每一位医生的追求。“尽管医学不是万能的,但医学技术正在持续发展,让很多过去的不可能变成现实,让很多无药可救的患者有了新的希望,这也是医学最大的挑战之处,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
在本科学习阶段,赵灵逸会在多个科室轮转,并完成各个学科的出科考试。
学医感悟:技术之外,医生最重要的品质是善良
本科五年毕业后,赵灵逸正处于五年的“直博”阶段。相比于本科,该阶段更注重专科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探索,她选择了眼科。
对于选择眼科的理由,她解释说:“眼睛是一个极其精妙的器官,越了解就越佩服造物主的设计。人们对于外界的感知70%以上依赖视觉,这也使得眼科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关系非常大。再加上我喜欢动手,眼科又是一个内外科都兼具的学科,促使我想去研究。”
赵灵逸表示,研究生阶段更加忙碌,科研上有自己的追求,同时也有临床任务,但和本科相比,她更多的成长是来自于导师的教诲。
“老师传递了一种从治疗到预防的多方位体系化的疾病管理理念,体现医者的大格局,也从临床出发在科研上给了我很多‘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指导,让我很受启发。我虽然还在探索的过程中,但感觉到又发现了医学的一个侧面,对于自己做的事情,意义感也更强了。”
有动力,也有压力。身为医学生,除了感受到科研成果产出的压力,同时也能感受到来自临床的“患者压力”。
“当前,大众对于健康的期待值很高,高期待值也导致了医患矛盾的出现,而这常常来自于被大家忽视的小问题和细节,或是日常门诊沟通中没有解释清楚的一句话。因为医患之间本身就存在专业壁垒,医生有时把握不准患者对医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水平。”赵灵逸能感受到,当自己还在学医初期时,老师课堂上张口就来的一堆专业术语对当时的她来说也是一番“头脑轰炸”,很难一下子理解,更何况是完全没有医学背景的患者群体。
同时,平日习惯了与专业术语打交道的医生们,有时意识不到自己与不学医的病人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认知差异。医生认为的常识,对于患者来说可能是闻所未闻的新知,而医生觉得写得清清楚楚的医嘱,对于患者来说可能就是生僻用词。
但赵灵逸认为,医生除了医疗技术外,首先必须善良,“只有设身处地地多为患者考虑,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才不愧于每个相信医生的患者,才不愧于学医的初心和一直以来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