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资料图片)
我们的地球已经存在了46亿年,虽然在地球形成早期,其表面结构与现在有着很大的差别。但不可否认的是,地球在几十亿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趋于稳定,不管是地表还是地心,都像一个有条不紊的机器一样稳步运转。
通过这些事实,我们不难发现:地球上的泥土似乎千百万年来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毕竟除了火山喷发之外,地壳的物质很难与地幔的物质发生交互。
然而,地球上的生命是会消亡死去的,即便是人类,在短暂的历史当中也已经死去了千百亿人。他们的尸体通常会被掩埋在泥土之下。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现如今的所有泥土都是由尸体构成的呢?
泥土是怎么来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泥土究竟是如何出现在世界上的,泥土的本质其实就是沙子与水的混合体,而沙子就是岩石所掉下来的渣渣。在数十亿年前,地球上还没有泥土,只有与火星表面类似的岩石和黄沙,随着气候发生改变,这些沙子与水结合,最终形成了可以培养植物的泥土。
在泥土形成之前,水里的植物被浪潮冲上岸之后一般都会死去,没有任何复生的机会。但是在泥土形成之后,有些坚韧的植物愣是在岩石和土块的缝隙当中找到了自己的栖身之所,最终慢慢扎根到泥土之间,贪婪的允吸着水分。
而在它们死后,丰富的有机物又能让泥土重新获得更多的肥力,从而养育更多的植物,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现如今,我们所能见到的所有泥土几乎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在漫长的物质交换演变当中,泥土内逐渐还有了矿物质和空气,变成了地球上绝大部分生命得以存活的基石。
在动植物死去之后,它们普遍会被砂石泥土掩埋,虽然我们知道动物遗骸最终会被分解,但是泥土几十亿年的不间断分解实在有些惊人,它就仿佛是一个无底洞一样不停的承载着一轮又一轮的腐尸,也让人不禁怀疑现在的泥土究竟是泥土还是腐尸渣?
泥土=腐尸?
我们绝不能单纯的把泥土与尸体残骸化作等号,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其实并没有那么紧密。
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尸体普遍是被泥土掩埋,但负责分解这些尸体的主要力量其实并非是泥土本身,而是藏匿于泥土内部的食腐动物。
苍蝇其实就是食腐动物中的典型,如果我们在夏天把一块肉扔到地上,恐怕这块肉不超过5分钟就能吸引数十只苍蝇,而野外的尸体当然也有类似的功效。
在苍蝇对尸体进行初步蚕食之后,其他更小型的食腐动物乃至于食腐细菌,都会将尸体逐渐分解成肉眼几乎不可见的微粒。
在这时,尸体已经变得极其微小,并且多半被泥土表层掩埋。
植物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通过自己的根茎来进一步榨取尸体内最后的氨基酸和硝酸根等营养物质。
在这一切工序结束之后,生物的尸体也就几乎在世界上消失了。而那些对其进行饱餐的动植物们在死去后,同样也会变成其他食腐动物的养料,这就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与地球
这个世界本就是物质的,我们无法让任何物质消失不见,最多也就是改变它们的形态而已。哪怕是“凭空消失”的水,也只不过是变成了我们肉眼不可见的水分子,飘上了天空。
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虽然在多数情况下不被我们人类所见,但它却是整个生态平衡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之一。如果没有物质循环的话,地球一定会成为一片炼狱:死去的生命堆积成群,所见之处都是尸体和动物的粪便,食腐动物展开狂欢,只有少数的植物还能保持生长状态……
在物质循环的影响下,这片炼狱场景没有出现在地球上,而且地球上的一切物质也都处于一个相对较为稳定的状态,哪怕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整个地球的平均泥土厚度也只不过才50厘米左右。
而那些死去的尸体,早就已经变做了其他生物的养料,在新一轮的物质循环当中发光发热。
我们的终点在泥土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了物质循环的重要性,同时也不再畏惧自己的死亡。
对于生命个体而言,死亡是回归自然的必经之路,不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处理我们的遗体,我们最终还是会成为物质循环的一部分,把自己最后的余热献给不知名的动物和植物。
比尔布莱森在自己的著作《万物简史》中说道:“你身上的某个原子可能曾经属于成吉思汗,也可能属于拿破仑,甚至属于亚历山大。”而在我们消失之后,我们身上的原子和各种微粒也会成为后人的构成,这种物质循环的浪漫,只有智慧的人类才能体会得到。
地球在46亿年的发展之中,其内部的物质演变逻辑以及生态平衡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合理性绝对是不容置疑的。因此,我们也不必担心脚下的泥土是生物的尸骸。
泥土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极为重要,如果没有泥土的话,农作物也就无法生长。而在当前时代,由于乱砍乱伐,不少土地已经失去了肥力,变成了荒漠,这无疑是大自然给人类敲响的一记警钟。